(其实本书想些的内容都写的差不多了,剩下的会写些小故事吧,以作收尾)
却说当今天子务实,长久下来,直让太学的氛围也少了些华丽刻板。
太学生议政几乎称得上是汉家以来的传统了,此前虽因为种种原因对此有过打压,但终究没有断绝此路。
这里毕竟是帝国的人才培养基地,更是寒门子弟的一大晋身阶梯。太学生们多怀有一腔热血,风华正茂,挥斥方遒。
到如今,即便有家学的大族子弟,往往都会到雒阳太学一行,按照时兴的说法,这叫不落后于时代。
不过比之以前,现在太学生们的议政内容其实相对克制,起码不会像十来年前一样动辄某某阉宦党羽,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毕竟这不是有圣君在上嘛!
真要在骂什么天子身边有奸佞小人,那就要问一句了——你敢指名道姓说是谁吗?
以往骂公卿近臣可以扬名,可现在,时代变了。
而这一日,太学却又热闹了起来。
只因为近期雒阳又有了几条“热搜”。
而虽成为太学生才两年半,却以性情刚直、言辞犀利而闻名的右扶风法正法孝直却是在这日号召太学生们议论此事。
太学中一间本用来上课的教室中正座无虚席。
这所议的第一件事便是侍中樊陵的身后名。
樊陵终究没有等到运河修成的那一天。
“要我说,樊公自离任三公以来,兴修水利,功莫大焉。其过往虽有错处,但终究瑕不掩瑜。”
“不然,樊公虽有善举,但我观之,终究是随波逐流而已,今有圣天子在侧,尚能尽人臣之本分……其兴修之水利,难道是他一个人的功劳吗?”
在场的太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
这非只是对樊陵的盖棺定论,而是对以樊陵为代表的宪帝朝“奸臣”盖棺定论。
而樊陵因为其攀附宦官的经历,又以名扬天下的政绩,却是成了摆在明面上的靶子。
一方觉得樊陵过而能改,值得尊崇;另一方觉得水利之事你樊陵不做,有的是大臣做,归根结底,水利是得了天子支持的。
虽说太学生的议论几乎影响不了朝廷对樊陵身后事的处置,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汉室最年轻士人的声音。就好像当年太学生叩阙营救党人,亦或是刘辩改革时太学生的闲言碎语,别管其内容对错,都是时代的声音。
太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地争论了半天,这时,忽有人留意到法正至此都没有发言,却以此事询问起了法正。
正见法孝直胸有成竹:“我且问君等,今之运河如何?”
场中有人答道:“原本计划十年修完,但我听说进度比预想的要快,如今第三年就要过去了,照这进度,约莫再有个三四年就完成了。”
“这运河急需用否?”法正又问。
又有人答道:“当然需要,听说今年幽州那边旱情极重,挖地十余丈(二三十米)方得水,田地更是干涸。”
亦有人答:“我家就是上谷郡的,就是这样……家里来信,说是河流枯水,郡府已经发放了粟米的种子,说是相较于小麦,粟米虽产量低些,却更能抗旱。”
法正说道:“这便是了,北方多处谷粮一岁只能种一季,而江淮却能够一岁两季,虽单季产量比不过北方,但总体却是多出的。如此,正该有运河将南粮北运,以防天灾,且对于朝廷而言,运河越早修成越好。如此,一旦再有光熹五年席卷近半郡国的大旱,也不必如当时那般困难了。”
“可孝直兄还是未说有何想法啊!”
法正闻言偏头一看,见是一个平日里对他很是崇拜的一个人,遂耐心地解释道:“就算不考虑樊公的过往,单凭樊陵提议并组织了新运河的修建,为了运河能够尽快完成,樊公的身后名必是无可争议的美谥。”
“至于其中是非曲直,还需待运河修成之后,由后人评说吧!”
法正说完,众太学生都觉得有理。
而法正也不在此事上继续纠结,这本就不是他关注的重点,继而直接说道:“此事毕,那再论一论西域那桩公案?”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技校风云 穿进生子文,签到后男修们都疯了 玻璃之笼 超神学院之越吐越强 七零大院来了个绝色大美人 东北往事,我叫林卫东 开局成为张麒麟的未婚夫 我用废气来修仙 快穿:气哭!男主都是恋爱脑! 偏执狂的依恋 结婚后:清冷竹马转性了 我靠股市发家致富 江汉朝宗 激活无敌军团系统:我在缅北建国 前文明的食之律者 多子多福,我的天赋能下蛋 鸢语慕君年 开局抢了李白的酒反手卖他二锅头 脚踩天道,拳打系统,我摆烂成神 联盟之相对论里论英雄
好书推荐:揉碎温柔为夫体弱多病和情敌在古代种田搞基建我有了首都户口暗恋指南星际双修指南我只是一朵云瑜伽老师花样多妈宝女她躺平爆红了你不能这么对我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背叛宗门,你们后悔什么?重生之护花痞少许你三世民国重生回到古代当夫子太子殿下躺平日常我的外甥是雍正公主 驸马 重生重生宠妻时光盗不走的爱人古穿今之甜妻混世小术士高手她带着全家翻身借一缕阳光路过爸爸偷了我的女朋友的东西后妈卷走40万失踪后续